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治能力,9月28-29日,县中医院成功举办慢性病按人头总额付费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培训会。本次会议旨在解读新政策、培训新知识,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。
01高度重视,明确方向
培训会伊始,医共体分管负责人李志同志指出,开展慢性病“小包干”试点工作是一项关乎群众健康的关键举措,具有三重重要意义:一是“做好医防融合,降低慢性病发病率”的重要举措;二是“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”的重要抓手;三是“提升基层就诊率”的有力保障。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,明确职责,真抓实干,确保试点工作不折不扣落地见效,真正让群众受益。
02聚焦改革,解读“小包干”新政策
会议首先对《含山县慢性病按人头总额付费管理改革试点方案(试行)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。这项被称为“小包干”的改革,是医改的一项重要探索,旨在通过建立更科学、更高效的医保支付方式,推动医疗服务从“以治病为中心”向“以人民健康为中心”转变,激励基层医生主动做好居民健康的“守门人”。
03赋能基层,专家传授“硬核”知识
为全面提升基层医生对高血压、糖尿病这两种常见慢性病的规范管理能力,本次培训会特别邀请了我院内科两位资深专家进行授课。
专家们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重点围绕高血压、糖尿病的预防策略、生活方式干预方法以及最新诊疗知识进行了系统讲解。内容涵盖合理膳食、科学运动、体重管理、血压血糖监测、规范用药等关键环节,为基层医生提供了实用、可操作的“技术工具箱”。
04覆盖广泛,夯实健康服务“网底”
此次共培训120余名乡镇及村级医务工作者,实现了我辖区基层医疗力量的全覆盖。参会医生们纷纷表示培训内容“接地气、易掌握、很实用”,不仅更新了知识库,更对即将开展的“小包干”试点工作有了清晰的认识,对今后更好地服务慢性病患者充满了信心。
相信随着慢性病“小包干”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,我县的医疗卫生服务将更加高效、精准,为全县人民的健康生活构筑起一道更坚实的“防护网”!